以桑干河流域为核心的晋北一带,早在旧石器时期便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战国秦汉以降,农牧交错地带的晋北,时而作为中原王朝的边防重镇,时而成为草原民族南下的捷径。北魏京畿、辽金陪都、明代九边的显赫地位,为当地留下了丰富的长城、堡寨、寺庙、陵墓等文化遗存。基于这一认识,在向晋卫院长的带领下,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民族融合”研究团队15位教师对桑干河流域的晋冀蒙交界地带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暑期学术考察活动。
7月13日,考察团自学校出发后,驱车穿越巨石嶙峋的云中山区,来到宁武县分水岭村,此地为汾河、桑干河两大流域的分界处,具有独特的地标意义。分水岭东北不远即著名的宁武天池,天池古称祁连池,在北魏至隋代的民族交往交融过程中发挥过重要的枢纽作用。穿越山间小道,考察团找到了天池南侧的隋代汾阳宫遗址。向北抵达苗庄村,此处有较为罕见的东魏长城。之后,考察团先后到达宁武鼓楼、北城墙、阳方口北门及明长城,眺望山川,观览地形,对宁武关城与关口的选址有了感性的认识。出阳方口,进入朔州地界,寻访北魏新平城、北齐北朔州的所在地梵王寺城址。此城总摄阳方口、大水口两路要道,西北城角仍有残高2—3米的夯土。
7月14日,考察团参观了桑干河源头之一神头泉,此地曾为北魏政权重要祭祀中心之一。之后参观了马邑古城,这里曾是历史上的马邑治所,现今仅存残垣断壁,但遥想当年,“马邑之谋”的历史硝烟依然历历在目。之后,返回朔州城区内的金代巨构崇福寺与马邑博物馆,对其中唐、辽、金等时代的造像、碑刻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分析。午后一路向东,抵达灵丘县,进入唐河大峡谷,参观辽代觉山寺塔、北魏南巡碑与御射台遗址,大峡谷内北魏遗迹丰富,值得深入挖掘。傍晚折向繁峙县,登平型关长城,西望滹沱源,北望团城堡,感慨山川形胜之际,也深感抗战胜利之不易。
7月15日,考察团在赵武灵王墓注意到一方元代圣旨碑刻,认为有进一步查阅、释读的价值。再次进入唐河大峡谷后,沿古代的灵丘道前行,至河北唐县倒马关,此关为明代著名的内三关之一,关城仅存水关与东门瓮城等少量遗迹,当年雄关不复风采。自走马驿北行,至涞源县城,考察了阁院寺内的辽代建筑、铁钟与经幢、碑刻。下午继续北行,入飞狐峪,徒步攀登黑石岭,找到了飞狐陉内海拔最高的关口所在地,并且在村民指引下,发现两方清代古碑。此线为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太行八陉之一“飞狐陉”,民族融合的历史大剧曾经在此反复上演。驶出两崖峭立、一线微通的飞狐峪,至蔚县古城,此城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此参观了辽代南安寺塔与北城墙上的明代玉皇阁。
7月16日,考察团在云冈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考察了大同云冈石窟第5—20窟。云冈石窟为国内四大石窟之一,属北魏皇家工程,其艺术水准代表了当时最高的水平,集中体现了当时民族融合的精华,其确立的“云冈模式”对后来的石窟发展具有重要规范意义。之后,参观了大同古城内善化寺与华严寺的辽金建筑与塑像,大同作为辽、金时期的西京,留下了众多的遗产和故事,为大同地区厚重的历史增添了新的内容。下午抵达方山永固陵,此陵为北魏冯太后埋葬之所,矗立在晋蒙交界的方山至上,俯瞰平城王都。登临山顶,南望大同城,北瞰镇川口,进一步加深了对永固陵选址的理解,对晋蒙交界一带的山川地势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本次考察活动行程紧凑、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充实的田野考察与活跃的学术交流,令随行教师加深了对桑干河流域山川地貌、道路走向、文物现状及历史演进的深刻理解,获取了许多珍贵的一手信息与资料。老师们纷纷表示感触深刻,不虚此行。对考察成果加以整理后,必将有利于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民族融合”研究团队将不定期组织系列学术考察活动,贯彻落实学校“有组织科研”的精神,将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研究方向做大做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