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7日下午3点,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都学会秘书长李令福先生做客“河汾讲堂”,为welcome皇冠地址师生做了题为“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规律、原因与影响”的讲座。welcome皇冠地址中国史系副主任乔新华教授担任主持。
此次讲座内容分为五个部分:(一)王国时代夏商周的都城变迁及其原因;(二)帝国前期秦至宋的都城变迁及其原因;(三)帝国后期元明清的都城变迁及其原因;(四)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影响;(五)山西省古都的地位。
李令福教授先对现今我国古都研究的现实和学术背景进行了简单介绍,指出都城是集政治统治、文化礼仪、经济管理、军事指挥于一体,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地位极其重要。但在悠久的历史长河和辽阔的华夏版图中,都城的选址变迁复杂而又频繁,研究古都的作用就是要深入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历史过程,分析其原因与影响,总结出基本规律。由此李令福教授以时间纵向发展为线索,结合多幅专题地图生动并细致地分析了王国时代、帝国前期、后期的都城变迁及其原因,并深入探讨了古代都城变迁的规律、空间模式和影响。
李令福教授提出由东西对立到南北对立是中国八大古都及其迁移的规律,具体分析为:(一)王朝时代夏商周最主要的都城有现今的洛阳、郑州、安阳和西安;都城布局规律是沿嵩山至大伾山轴线两侧向西北与东北发展,西北是洛阳与西安,东北是郑州与安阳;都城布局原因主要是此区域为新石器文化与三代文化孕育和传播的中心,加之水文交通形式便利,因此成为远古政治中心城市。(二)秦汉隋唐直到北宋,都城变迁的规律有三点:1、以东西二京制为主,沿黄渭河的东西向线为中华政治主轴。原因有政治地缘上,洛阳与长安是中国三代时期的政治中心;经济上,中国历史的前半期经济中心在黄河流域;军事上,中原汉族农耕文明与西北游牧骑马民族的交流与对峙区域主要在西北。2、秦汉隋唐时代的东西二京为洛阳与长安,北宋的东西二京向东发生了位移,变成了汴京(开封)与洛阳。也可以把北宋都城由开封转移到杭州的历史变迁,看作是东西两京时代向南北两京时代的转折期。3、秦汉隋唐东西二京时,长安为都时代国家相对更加强盛。主要是因为帝国前期西安是中国边疆和内地的结合部,既可内治又可外拓,而后期北京则最合适。(三)元明清都城变迁的规律是:1、以南京与北京的南北二京制为主,沿大运河的南北向轴线为中华政治的主轴。2、北京为都时代不仅时间相对较长,而且国家相对强盛。3、元蒙与满清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王朝,除了以北京为首都外,还在自己的发祥地建有辅都。4、宋之后对海洋的发展需要增加,需要都城靠海。
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1、北京仍是近现代中国相对最优的都城选址。北京不仅可以兼顾中原、蒙古与东北,而且可以照顾海洋,具有不可替代性。2、现实的中国不可迁都,北京虽然存在诸多城市病,但中国自古没有因此而迁都的事例,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问题可以逐步解决。3、古代都城中最重要的西安和北京虽远离当时的经济中心,但通过修建运河将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紧密连接,实现了中国内地的统一于繁荣;对外方面,长安时代的西安向内陆发展开辟陆上丝绸之路,元明清时代的北京则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取得较大发展,实现了中华文明的外向扩展与影响力。4、中国最早建成的三条高速铁路也与中国古都布局的轴线相吻合。
讲座最后,李令福教授描述了山西陶寺、太原、大同古都的地位,并为山西古都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讲座结束后李令福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由历史上的古都思考到当下的很多城市发展问题,使大家对中国古代都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本期河汾讲堂持续了两个半小时,最后,在座师生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李令福教授的精彩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