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3日下午5点,welcome皇冠地址学术院长、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安介生于welcome皇冠地址主楼河汾讲堂作了题为《区域研究与跨区域研究——略论历史时期“秦晋”或“山陕”地域共同体》的报告。
在引言中,安老师强调了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重要意义,跨区域研究应以地理学的异类相关为指导,去发掘和关注区域之间的关联。而陕西、山西这两大地域的特殊关系,则应放置到长时段、宏观的视域中再去审视二者对于区域及整体的政治地理影响。
讲座第一部分讨论了先秦至北宋“秦晋”地域共同体及“铰合”机制的形成。安老师从秦晋两地的姻亲关系、地域往来、文化相似性和共同性等方面入手,阐明了关中与河东由地域而生的强关联性,并对西河郡等政区的跨黄河管理作了探讨。安老师认为,非汉民族的内迁,是形成秦晋异文化亚区、促成秦晋地域共同体的主导因素。所谓的“铰页”,是使地区间从地域联系上升到政治、文化等区域联结的构造机制,绝非简单、机械地拼凑。
讲座第二部分,安老师认为山陕地域共同体诞生于明代九边军镇体系之中,是边防、商贸、灾荒共同体的混合体。其下的山陕两地百姓需要长期承担来自于结构与自然的双重压力,最终导致山陕陷入了区域败落、民生凋敝的恶性循环中,当地百姓不得不走上了武力反抗的道路,明王朝也最终覆灭。这是从历史地理角度出发的共同体研究对封建王朝演变机制的又一反映。
在余论部分,安老师首先指出,有关地域共同体的研究,其实为地域相邻关系问题的研究,也就是“地理学第一定律”的应用与实践。我们应将其放在更广大的时间维度中寻找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趋同效应。此外,地域共同体,并非想象之共同体,而是具有高度整合性,多种因素彼此相连、休戚与共,最终回归于人的共同体研究。山陕两地在元明后经历了政治中心转移、区域结构变化,并在复杂多变的历史环境中,共同承担外来的威胁、责任与商贸机遇,共同面对自然灾难与逃离迁徙,也就自然且必然地融而为一了。
在提问环节,郭晋媛老师畅谈了聆听讲座的感受,并提出了有关山陕民间节日的研究材料的问题。另外两位同学则分别就黄河滩地的赋税及共同体划分依据等问题与安老师展开了交流讨论。安老师进一步阐释了客观存在的政区与区域共性分析的渊源与联系。最后,马巍老师总结了本次讲座,安老师有关地域共同体的研究,对我们理清历史地理的概念性问题及把握区域互动关系都有极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供稿:沈安琪
审核:马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