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welcome皇冠地址举办的河汾讲堂(第三期)于2013年10月25日下午在学院会议室举行。welcome皇冠地址博士生导师卫广来教授作了题为“孔子与儒学”的精彩报告。
报告主要分四个部分:孔子的家世与生平、孔子的思想、孔子与六经、儒学发展以及对当代的重要意义。在孔子的家世与生平的介绍中,卫教授首先追溯了孔子的祖先。由殷商三贤之一的微子启讲起,详介了“孔子的家世一代不如一代”的传承脉络。其次,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孔子生于家族没落之时,少时丧亲,生活艰辛;中年做官,周游列国;晚年修书,教书育人。孔子的一生可以用《论语·为政》篇概括:“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卫教授指出,通过孔子的生平,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有理想又务实的文化人”。
孔子的思想作为报告的主讲内容,卫教授从政治、伦理和教育三方面做了重点介绍。他指出,孔子的政治思想最主要是礼制,礼的本质是指文明的秩序,孔子提倡以礼为社会的导向,使得人民“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的伦理思想主要是“仁”,“仁”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中在家庭方面,“仁”体现为孝、悌;在国家方面,“仁”体现为忠;在朋友交往方面,“仁”则体现为义。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是“有教无类”,他是中国史上第一个办私学的人,由此开文化教育普及到贫民之先河,这也是孔子在教育学上的重要贡献。
对于孔子所修的《诗经》、《尚书》、《易经》、《礼经》、《春秋》、《乐经》六经,卫教授在其深入浅出的简要介绍和讲解中指出,作为儒学的主要著述,孔子的思想和言教主要体现在“六经”中,这是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在报告的第四部分,卫教授梳理了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宋明之际儒学的发展脉络。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收弟子三千,出七十二贤人,曾子写《大学》,子思撰《中庸》;战国时期儒分八派,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派:中期孟子与后期荀子;秦统一天下,荀子弟子李斯却提出“焚书坑儒”的主张,使儒学陷入低谷;至西汉中期,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自此儒学成为“中国历代政府的意识形态,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并渗透到生活各个方面”。儒学发展到南宋,理学家朱熹创“理气”之说,成一家之言,并成为后世儒学的标准,影响深远。卫教授提出当今时代对儒学新发展的需要以及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理性的态度,要“即继承又发展”。同时,卫教授深切地指出儒学的心法在《大学》,真正的儒学在生活中,而不在书本上。卫教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为报告结语,送给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以资鼓励。
卫广来教授儒雅的气度、严谨的论证、渊博的知识与风趣的语言获得了welcome皇冠地址听讲师生们的阵阵掌声,河汾讲堂第三期“孔子与儒学”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