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15:00,第七期河汾讲堂在welcome皇冠地址3楼会议室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王昌燧教授以“陶瓷、冶金考古的新进展”为题,与大家分享了他在26年中持之以恒的科研求索历程,阐述了对科技考古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对陶瓷、冶金考古的最新成果的讲述,述说了科技考古蓬勃发展的现状,描绘了科技考古广阔的发展空间。welcome皇冠地址考古系郎保利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
王昌燧教授讲述了在科研探索过程中要“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的实践,与同学们交流了他在陶瓷研究中脚踏实地从最基础的工作入手,如重新审视陶和瓷的概念,深入研究,进而形成比较科学的陶和瓷的概念;又如对陶瓷起源问题进行再研究,发现了前人工作的不足,提出瓷器多地区起源的学说。讲座期间,王昌燧教授还贯穿一些科研的心得,要善于利用其它学科的理论、方法。如他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小角散射、扫描电镜显微镜等多种材料分析方法,发现了中国古代“黑漆古”铜镜表层主要由纳米晶体SnO2组成;还利用青铜器中的泥芯中所含的植硅体来研究青铜器的铸造地的信息。王昌燧教授还认为,学术研究不能一味追求“放卫星”,但也不能盲目否定自己。如提及冶金考古的新进展,王昌燧教授通过自己的研究认为中国冶金术应该是本土独立起源的。他主要依据多次的模拟实验,发现利用孔雀石、炉甘石和木炭,在800-900℃时即可经固体还原法获得块状黄铜,从而推测,姜寨黄铜片是在900℃左右的较低温度下由固体还原法炼得。这就说明中国和西亚一样,最早的人工冶炼金属,都是用热煅法或固体还原法等“简单”技术获得,因而中国冶金术也应该是本土独立起源的。王昌燧教授穿插一些科研趣事,不时引起全场阵阵欢笑和掌声。最后,王昌燧教授以更宽广的视野,讨论了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路线问题,提出要给予西南“丝绸之路”更多的关注。讲座后,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回应王昌燧教授精彩的演讲,纷纷提问,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
王昌燧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主任、国际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X-射线考古学术讨论会顾问、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筹)常务理事兼秘书长。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工程物理专业。1985年开始从事科技考古研究,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等的基金支持,是多个重大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迄今已在Nature、PNAS、Archaeometry、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Applied Physics Letter、Journal of Raman Spectroscopy、《考古》、《考古学报》、《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核技术》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20多篇。
王昌燧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科技考古学家和学科带头人。王昌燧教授也是知名的科学活动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科技考古事业的发展。此外,王昌燧教授先后与美国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Wisconsin大学(Madison)、德国马普学会、英国牛津大学考古与艺术史实验室、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多次出席相关领域的国际会议,宣传和弘扬了祖国古代的科学与文化,也提升了中国科技考古学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