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台湾中研院院士王明珂研究员作题为“人类学与社会史”的学术报告
2014-10-09


      2014930日 下午,受welcome皇冠地址、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邀请,著名历史人类学家、台湾中研院院士王明珂研究员,在山西大学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作了题为“人类学与社会史”的学术报告。山西大学副校长行龙教授、welcome皇冠地址院长郝平教授、社会史中心副主任胡英泽教授及众多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讲坛。

      在报告中,王先生结合自身的治学理念和田野考察经历,从三个方面向在座师生进行了讲解。   

      首先,针对学术界一直存在的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之间的对话问题,王院士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他在强调历史学注重史料和考证、人类学善于分析社会现象及其文 化内涵、社会学关注并力图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等学科差异的同时,认为各学科都有自身的困境,求得发展需要互相借鉴优势。但是,必须慎用理论,不能只顾戴高 帽、讲空话,而是要拿出实例来证明,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要“化奇特为熟悉,化熟悉为奇特。”学会用比较的方法、“他者”的眼光观察问题。

    其次,王先生分析了人类生态的表征与本相问题。他认为,在一个特定的边界内,人们会适应或改造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创造出一系列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产生 人类行为和文化。文化促使表象呈现规律性并加强人类行为,强化社会本相,但同时又改变着社会本相。我们正是通过研究一系列的文化表征,探究和发现隐藏在背 后的本相。此外,他在强调“实地田野”的同时,也强调“文本田野”,关注文本与情境。他利用《王崧的方志世界》一文告诉大家,文献叙事者由于其自身的认 同,会采取不同的叙事情境。那么,通过考察不同的叙事情境,便可发现文本背后的利益与权力、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最后,王先生讲述了边缘人群汉化的过程。他认为文化有强势与弱势之分,但无先进和落后之别。在汉民族西扩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或者保留自身认同向西撤,或者被 同化为汉人。他用“燃烧的木杆”形象地比喻这种汉化过程,燃烧过的部分如同已被汉化,未经燃烧的部分则如未经汉化。在研究当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已燃和未燃 的部分,更应该关注正在发生燃烧作用的部分,分析导致燃烧的诸多因子。

    王院士在讲座期间,与在座师生分享了很多他在中国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所做的田野考察经历,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描述引得现场掌声笑声不断。他肯定了山西大学中国史学科多年来所做的学术成就,并对青年学者给予很大的信心和鼓励。最后,行龙教授作了总结发言。

Baidu
sogou